我相信你是個熱衷學習的人。你訂閱許多雜誌,也看了國內外很多報導,馬不停蹄參加研討會,工作之餘還參加讀書會。你有沒有發現,學愈多,感覺自己愈不懂? 看文章時,文中一堆名詞,勉強好像懂了,結果觀念一個轉彎,發現應付不了更多的運用。
學愈多,覺得自己愈空?
那是因為你缺乏「元知識 MetaKnowledge」。
「Meta」這個詞,學術圈的我們並不陌生。它的主要含意代表: 從現有知識上,進一步探索更深層,而具有普遍性的知識。因此,我們在用 Meta 這個字,通常牽扯到海量資料的蒐集、分類、分析。分析之後得出的結果,會總結出一個:「要擁有某些知識前,得先擁有的『知識』」。
「Metaknowledge 元知識」一詞,目前可查證的資料,最早來自義大利哲學家朱利奧。普雷蒂 (Giulio Preti) 於 1947 年在義大利期刊 (Rome)的學術文章,他認為知識分為兩種:(1) 認知知識;(2)元認知知識(把隱藏的知識顯露出來)。後者特別指稱,在某個範圍內,必須是:絕對的、真實的、存在於當下的(absolute, real. , existential)。「元知識」是一種可以被運用於知識的知識,重點是: 運用。也因此,元知識是每個學科的起點,以此建構起許多方法學。
舉個例子。如果今天要學數學。數學的「元知識」是什麼?
你答對了,就是「1-10 的數學符號意義」、「加減乘除的計算方法」。因為有這樣的知識,所以你才有能力學函數、微積分。也因此你也發現:
「知識有層次之分」。
你就想像,「元知識」是一個房子的地基,由此往上慢慢蓋樓層。如果地基愈大愈深,房子就可愈蓋愈高。
同理可證。當你在某個領域的「元知識」愈深愈廣,你在閱讀或做決策的時候,旁徵博引的能力愈高。反過來,當你「元知識」不足,只會追逐現在流行的專有名詞,你就會發現,自己很難深入思考,或很難去運用這樣的學習。這是因為「元知識」不夠,你只知道「新資訊」,但你不知道「新資訊」怎麼連結到你的知識體系而變成「新知識」。
「元知識」在 1970 年代開始在 AI 界被探討。主要是因為 AI 需要海量的知識計算,計量方法學很容易建構起元知識。但其實每個學問,都會有基本知識,元知識概念肯定也適用在對許多學科的了解。
因此,當你在追逐「ESG」、「CSR」、「NPS」時,請你要思考: 「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?」、「它的起源是什麼?」、「我們需要哪些知識點來瞭解這個名詞?」、「這個知識要透過哪些有層次方法來施行使用」。探索源頭,可以確定自己元知識的充足。探索方法,可以確定自己在正確地使用元知識。「只有透過元知識 + 方法學你才會長出新知識」。
以日本為例。
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,為了快速復甦,在美國管理學者有計畫的輔導下,由日本產經學會發展出一套 MTP(管理才能培訓方案),有計畫地針對中小企業幹部,全體施以管理學基本訓練,而奠基包括 PDCA、流程管理、問題分析解決等管理思維工具,並造就日本直至 1980 年代末的黃金歲月。
因此,扎實的元知識,才是學習型企業的根基,並且以此訓練出可反應變動環境的團隊。
在我輔導的企業中,為數不少主管發現自己管理學知識不足,因此去報考 EMBA。我覺得這很棒。因為進到學校最重要的就是鋪墊這些「元知識」。只要這些「知識中的知識」–我稱之為「素養」夠,其實,看文章,看書,就完全可以自我吸收,自己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學校是奠基「元知識」最好的領域,並以此和企業講師授課兩者分工。
「元知識」因此也鼓勵你,讀書主要是看深、看精。
我們很忌諱你東一塊,西一塊跳躍的看。當知識變得很片段,很零碎,就不會有層次,也不會有堆疊的效果。你覺得自己好像在學,那是因為你靠著當下的喜好或興趣,發現書裡有驗證。例如你會突然覺得說: 哇! 這跟我想得一樣耶~ 果然新世代都很草莓。最多,你只是在驗證你所想的,但並不意味著,那是你要學的。
說了這麼多,最終,知不足還是很可貴的,畢竟,那是打開知識之門唯一的鑰匙。
(以上人物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)
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