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境領導是什麼?從薛克頓的故事看現代領導者的啟示

為什麼我們需要談「逆境領導」?

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,過去套用的管理技巧往往無法應對現今的挑戰。我們正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、人才難留的現實,以及決策需即時、團隊需同心的壓力。

當川普式的領導行為頻繁出現在世界舞台,象徵著一種「高壓」、「快速出手」、「破舊立新」的管理方式,我們不能只是驚訝,更需要回頭檢視:如果我身為一位經理人,如何面對當前與未來的逆境?這便是「逆境領導」出場的時刻。

所謂逆境領導,不只是硬撐與熬過,更是一種整合判斷力、情緒穩定與信任關係的深度實踐。它要回答的不是「我們會不會撐過去」,而是「我們怎麼讓大家一起走得下去」。

從薛克頓的故事,看逆境領導的真實演練

最近,我花了三個半天的時間,總共九個小時,對一群高階經理人講述一段極具啟發性的真實故事——英國探險家薛克頓爵士(Ernest Shackleton)挑戰南極的歷程。這堂課沒有艱深理論,也沒有公式流程,只有一段用行動與信任撐起團隊的逆境領導經驗。

課程結束後,許多主管眼眶泛紅,久久無法言語。因為他們明白,這不僅是極地的故事,更是現代企業領導者正在面對的縮影:資源減少、決策高壓、團隊鬆動,領導者要如何扛住風暴、帶隊前行?

閱讀更多

OGSM 戰略地圖實戰班|打造團隊成果倍增的祕密武器

全球 500 強企業導入的績效翻倍工具

組織目標總是無法落地?團隊努力卻無法聚焦?

許多主管與領導者正面臨這些挑戰:
✔ 團隊缺乏清晰方向,目標容易失焦
✔ 績效成效不如預期,策略難以有效落實
✔ 成員行動分散,缺乏一致性與執行力

OGSM,全球頂尖企業的績效翻倍法
OGSM 是歐美頂尖企業廣泛使用的戰略工具,將「目標、策略、衡量指標、行動計劃」全面對齊,幫助您 由上而下 貫徹組織目標,讓戰略落地不再空轉。

本課程為您帶來的改變

  • 掌握 OGSM 模型,打造完整的戰略地圖
  • 學會如何讓團隊目標、策略與行動「一致、聚焦、有效」
  • 當場實作,完成屬於您組織的 OGSM 戰略藍圖
  • 提升跨部門合作與執行力,讓績效有感翻倍

閱讀更多

如何設計 OGSM 一頁計畫書:從語法邏輯到產業應用的彈性調整


OGSM 的垂直承接:從豐田精實管理到一頁表格的進化

OGSM 的概念可追溯至 1950 年代日本豐田汽車的精實管理實踐。其中「看板(Kanban)」與「安燈(Andon)」制度,成為日後 OGSM 語法邏輯的雛形。

  • Kanban 看板作業:以大白板公開每位工作者的任務與進度,利於協同與責任對齊。
  • Andon 安燈制度:當作業出現瓶頸,透過顏色與符號發出支援訊號,即時提醒其他流程人員。

這些制度延伸出「內部顧客」的概念,讓每個人了解,完成任務的意義在於支援下一位同仁,OGSM 精神正植根於此。

OGSM 強調簡單、一頁式設計與可修改性,不僅廣受食品、消費品、保險、製造業等青睞,海尼根、歐萊雅、可口可樂、聯合利華、HONDA、黛安芬等世界級企業也採用 OGSM 作為跨部門對齊的實戰工具。


閱讀更多

變革管理的成功關鍵:啟動 OGSM 前必做的五大組織體檢

為何在推動 OGSM 前,企業需要組織體檢?

近日科技圈離職悲劇讓「敏捷管理」的盲點浮上檯面。敏捷文化雖鼓勵快速迭代、變革求生,但若只強調由上而下的指令推進,卻忽略執行端與員工的心理準備與能力承載,最終只會導致組織內耗、信任瓦解甚至嚴重衝突。

以「技術長悲歌」為例──創業家奉行 Agile 方法論,卻在組織內缺乏溝通與信任機制,導致核心技術人員離職、最終釀成悲劇。這不是個案,而是一種未對齊組織變革節奏所產生的結果。

要讓 OGSM 不只是寫在紙上的目標管理表,而是能被整體組織真正「實踐」的工具,企業必須先評估團隊是否具備變革的心理與技術準備。


「目的論變革」vs.「辯證式變革」:你是哪一派?

敏捷管理的概念源自 2001 年 2 月,由 17 位軟體開發專家於美國猶他州 Snowbird 滑雪場共同提出的《敏捷宣言》。該理念批判了「瀑布式開發」(Waterfall Model)的僵化流程,強調持續交付有價值的產品、快速迭代與彈性應變,成為面對劇烈市場變化的主流方法論。

然而,隨著敏捷從開發流程延伸到整體組織管理,部分企業高層將「敏捷」奉為管理信仰,頻繁地變動目標與策略,要求團隊快速跟上。這種由上而下的目標施壓,若缺乏有效溝通與落實機制,反而容易引爆基層壓力與變革抵抗。

閱讀更多

OGSM是什麼?四大元素的深入解析與實踐指南

“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way to obtain agreement.” — Peter F. Drucker (1976)

在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與多元利害關係人的決策訊息交流中,如何有效統整方向、目標、策略與執行細節?OGSM 一頁計畫表正是一種結構化且具高度敏捷性的管理工具,協助企業從願景到落地,實現全員對齊、目標共識與精準執行。

OGSM架構說明與核心精神

OGSM 是 Objective(最終目的)、Goal(具體目標)、Strategy(策略)、Measure(檢核)四大元素組合而成的管理工具。其本質源自目標管理(MBO,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)概念,強調透過設定清晰價值導向與目標指標來實現組織績效。

閱讀更多

什麼是變革?掌握變革八法與U型理論

企業變革不僅是流程的調整,更是一場涵蓋組織文化、價值觀與整體策略架構的全方位轉化。這不只是換一套系統或導入新工具,而是從領導層到基層員工,每一層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與組織的關係與目標,從而共構出一個更具彈性與應變力的企業體質。本文將從三個極具代表性的理論視角切入:變革三階段(Lewin)、變革八法(Kotter),以及強調內在覺察與未來感知的U型理論(Scharmer),這三者共同為我們提供一套完整的思維工具,幫助企業理解變革的本質、辨識常見的盲點,並建構出因應未來挑戰的行動策略。透過這些理論與實務經驗的交織,我們希望協助讀者從觀念面到操作面,全面掌握變革的要領與精神。


變革八法(Kotter’s 8-Step Change Model)

根據約翰·科特(John P. Kotter)於1996年出版的《領導人的變革法則》(Leading Change),他將企業變革過程精煉成八個清晰可操作的步驟,這套架構不僅易於理解,更能幫助領導者在複雜多變的企業環境中,建立一套具體的行動計劃:

閱讀更多